您的位置:首页-新闻中心-行业新闻
新闻中心News Center

北京城市副中心:新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热泵  ,不再新建燃气独立供热

发布时间:2021-05-09 10:56阅读次数: 分享到:

        近日  ,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(通州区)“十四五”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、城市治理、生态环境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 。

      《专项规划》指出  ,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  ,深入挖掘本地可再生能源潜力  ,重点发展地热及热泵系统供热  ,新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热泵等再生能源供热  ,新建建筑原则上不再新建燃气独立供热系统 。

原文摘录如下:

行政办公区:重点实施大营110千伏输变电工程、行政办公区能源站建设  ,启动区(二期)地热“两能”供热、供冷热泵系统工程等  ,保障能源清洁、安全、高效供应 。

城市绿心:“十四五”时期  ,持续提升城市绿心绿化品质  ,建成万亩城市绿肺  ,营造郁郁葱葱、水映蓝天的城市森林景观  ,完善综合交通、市政设施配套建设  ,打造最具亮点的市民活力中心 。 重点实施剧院南侧路、小圣庙街、潞河湾街、城市绿心S路等道路工程  ,实施城市绿心园林绿化建设工程  ,新建碧水110千伏、小圣庙110千伏变电站  ,完成绿心起步区地源热泵供热、供冷系统  ,绿心公园配套建筑地源热泵供热、供冷系统等 。

建设绿色低碳、广泛互联的供热体系

坚持低碳清洁  ,推进多元化供热  ,构建以热电联产、地热及热泵系统为主  ,燃气锅炉、储能等多种方式为补充的供热体系 。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  ,深入挖掘本地可再生能源潜力  ,重点发展地热及热泵系统供热  ,新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热泵等再生能源供热  ,新建建筑原则上不再新建燃气独立供热系统 。 探索氢能利用、智慧化供热、冷热电三联供、储能、多能耦合应用场景  ,充分发挥市场化推动作用  ,吸引社会投资  ,大力推广能源互联网项目  ,为北京率先实现碳中和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。 持续推进建筑低碳化  ,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 ,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监管  ,确保新建建筑100%执行建筑节能标准;强化建筑运行能耗管理  ,推广供热分户计量和末端智能化控制 。

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

加快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 ,大力推动太阳能光伏、热泵在城镇建筑、基础设施、产业园区等领域的融合和利用;大力推进太阳能利用  ,加快分布式光伏应用  ,力争新建建筑全覆盖  ,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80兆瓦  ,太阳能集热器建筑应用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 。 提升绿电比例  ,提高绿色电力消费比重  ,外调绿色电力消费量占全区总用电量比例达到36% 。 到2025年  ,新建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20%  ,全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达到市级要求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