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9日 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、生态环境部、国务院国资委、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《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》 ,提出到2025年 ,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 ,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能效明显提升 ,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 ,节能提效工艺技术装备广泛应用 ,标准、服务和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,钢铁、石化化工、有色金属、建材等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,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.5% 。
能尽其用、效率至上成为市场主体和公众的共同理念和普遍要求 ,节能提效进一步成为绿色低碳的“第一能源”和降耗减碳的首要举措 。
《计划》五:有序推进工业用能低碳转型部分提到:
(十四)加快推进工业用能多元化、绿色化 。
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、工业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 ,加快分布式光伏、分散式风电、高效热泵、余热余压利用、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 ,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 。
鼓励通过电力市场购买绿色电力 ,就近大规模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 。
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升级和行业特色应用 ,创新“光伏+”模式 ,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 。
(十五)加快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、低碳化 。
在钢铁、石化化工、有色金属、建材等重点行业及其他行业加热、烘干、蒸汽供应等环节 ,推广电炉钢、电锅炉、电窑炉、电加热、高温热泵、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替代工艺技术装备 ,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 。
稳妥有序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低温热源进行电气化改造 。
鼓励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满足电能替代项目的用电需求 。
到2025年 ,电能占工业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%左右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