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-新闻中心-行业新闻
新闻中心News Center
  • 北京:因地制宜推广热泵技术  ,有效降低建筑领域碳排放

    日前  ,北京市政府官网公布了《2021-2025年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》 。

    其中提到:

    切实转变城市能源发展方式  ,内外并举  ,大力发展本地可再生能源  ,推动光伏、热泵应用  ,适度发展风电  ,促进氢能应用示范  ,不断提升本地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 。 外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 ,大规模提升外调绿电规模 。 推动电力脱碳化  ,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。 积极引导新开发区域  ,新建项目优先利用浅层地热能、再生水源等可再生能源  ,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热规模化水平 。 到2025年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.4%以上 。

    积极推广超低能耗建筑  ,新建政府投资的办公建筑  ,新建公办养老建筑、幼儿园及大中小学校教学、办公、宿舍楼按照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  ,在商品住宅建设中鼓励实施超低能耗建筑 。 建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长效机制  ,结合全生命周期管理  ,在城市更新中持续推进建筑节能改造 。 加强老旧小区的外墙、屋顶、门窗等节能改造 。 加强公共建筑电耗限额管理  ,加快实施照明系统、空调系统、供热系统节能改造 。 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 ,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光伏、光热和热泵技术  ,有效降低建筑领域碳排放 。

    02-25
  • 国管局:2022年公共机构因地制宜推广热泵技术  ,实现新增热泵供热(制冷)面积达200万平方米

         近日  ,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《国管局关于2022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的通知》  ,通知指出:2022年是深入实施“十四五”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的关键之年 。 通知提到: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 。 因地制宜推广利用太阳能、地热能、生物质能等能源和热泵技术  ,实现新增热泵供热(制冷)面积达200万平方米 。


    02-09
  • 泰安:大力发展空气源、污水源、地热源热泵等区域性集中供暖

          日前  ,泰安市人民政府下发《泰政字〔202196号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泰安市“十四五”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“规划”)  ,根据规划内容显示  ,“十四五”期间  ,泰安市能源消费总量保持基本稳定  ,煤炭消费量下降10%  ,年生产能力达1000万吨;电力装机总量达1000万千瓦以上  ,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70亿千瓦时  ,全市新能源产业年营业收入达到170亿元  ,年均增长15%以上 。 能源结构方面  ,天然气占比提高至9.36%  ,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至15%以上;煤电发电量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、市外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由57:18:25优化到48:26:26  ,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提高到36%以上 。 能源民生改善目标 。 人均生活用能达到500千克标准煤左右 。 完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  ,实施管道燃气村村通工程  ,全市县城及以上城区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  ,农村地区基本实现清洁取暖 。


          具体到任务方面  ,规划指出  ,多元发展可再生能源 。 要强化热力供应保障 。 发展城镇集中供暖 。 推进集中供热管网向城中村、城乡结合部延伸  ,实现多热源供暖 。 在管网覆盖未及区域和规划新区  ,大力发展空气源、污水源、地热源热泵等区域性集中供暖 。 推广多元互补供暖 。 推广用户互动、能源梯次利用等技术  ,在工贸园区、大型企业、农业基地、公共建筑、交通枢纽试点建设多能互补示范项目  ,兼顾天然气和电力需求削峰填谷  ,优化冷热供应、冷热储存、冷热电联供、新能源发电等运行方式  ,实现多能量流协同控制  ,就近满足电力、热力、制冷、热水、除湿等多元需求  ,提高客户用能效率  ,实现能源资源深度综合利用 。 推进区域分布供暖 。 在集中供暖未涉及的农村地区  ,城镇棚户区、城中村、城乡结合部  ,多措并举推进清洁取暖热源及配套设施建设  ,分散实施电代煤和气代煤  ,科学确定取暖方式、技术路线和推进次序  ,推广燃气壁挂炉、空气源热泵等户用热源 。

    01-17